中国石油助力新疆尼勒克县乡村振兴成效显著

2022-05-17 15:13     中国发展网

 中国发展网讯  据中国石油报报道,尼勒克系蒙古语,意为婴儿、新生命。又译意为希望、新生命。尼勒克全县总人口17.9万人,由汉族、哈萨克族、维吾尔族等32个民族构成,是一个以牧业为主、农牧业结合的山区县,拥有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最大的天然草场,传统支柱产业为畜牧业。

1986年,尼勒克县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级贫困县。1994年,中国石油按国务院部署,对口帮扶尼勒克县。20多年来,中国石油及塔里木油田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,大力实施精准扶贫,选派精兵强将到地方挂职,带着资金、带着项目、带着先进文化,变“输血”为“造血”,高质量推进尼勒克县对口扶贫工作。“智”“志”双扶,从解决吃穿用住行医疗卫生教育到产业扶贫、消费扶贫,促进脱贫攻坚“转型升级”,让脱贫后的农牧民真正走上了致富路。

2018年9月,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复尼勒克县退出贫困县序列,全县贫困发生率降至零。

 骏马奔驰在草原 牧民致富聚产业

眼下的伊犁唐布拉大草原安静祥和,如一块黄绿相间、层次分明的地毯。尼勒克县喀拉托别乡喀尔沃依村的草场上,一群群伊犁马悠闲地在草场上或游走或吃草。哈萨克族牧民叶尔森艾力·夏曼骑着自己漂亮的骏马,看着不远处膘肥体壮的马群,喜悦而满足。

“这些马是合作社的,我和妻子在合作社打工,马吃肥了,我们的腰包也鼓了。”叶尔森艾力·夏曼所说的合作社是喀尔沃依村图力帕尔马养殖专业合作社。2018年中国石油投入500万元在合作社建设马圈扩大养殖规模,建立“合作社+建档立卡贫困户”的增收模式,把畜牧养殖业作为当地农牧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。

喀尔沃依村是尼勒克县重点贫困村,目前虽然已脱贫,但建档立卡贫困户收入来源还不够稳定。经过调研和向村民问计,中国石油通过合作社的建设,延长畜牧养殖业产业链,多方面增加村民收入,防止脱贫后的返贫现象发生。项目2019年6月建成运营,每年出栏马驹150匹、马奶30吨,收益达到110万元,惠及183户500多名贫困群众及村集体,每年每户增收1000元,村集体每年增收15万元。

为了尽快做大做强养马这个草原上最主要、最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,让更多的牧民得到普惠,中国石油精心选拔致富带头人。毕业于昌吉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动物防疫与检疫专业的艾力努尔·特列甫巴勒德头脑灵活、见过世面,是村里第一个做生意的年轻人。他非常喜欢马,喜欢养马、育马,因为生意做得多、养马很在行,他被大伙推选为合作社理事长,经过两年多的发展,养马合作社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进来。

走进位于尼勒克县苏布台乡的新疆众牧源农牧业有限公司,一座座现代化高标准的养殖棚圈坐落于此,棚圈内一匹匹马儿正悠闲地吃着饲料,饲养员加勒名斯别克·吐尔逊正忙着清理棚圈,为马儿准备“午餐”。自从来到了新疆众牧源农牧业有限公司,他成为了一名马匹饲养员,生活状况也得到了改善。

单纯的养马给牧民们带来的收入是有限的……考察周边市场后,艾力努尔·特列甫巴勒德动起了脑筋。他感觉马匹改良和马肉、马奶制品深加工形成产业链后将给村民带来可观的利润。很快,艾力努尔·特列甫巴勒德注册了“叶美乐”公司,专门生产销售马肉、马奶等产品,2020年全村仅马肉一项就产出20吨,带来上百万元的经济收入。

 草原风光美无限 旅游助力快致富

今年61岁的尼勒克县乌拉斯台镇巴音郭楞村村民杨万林,聊起乡村旅游,聊起民宿,俨然是一个土专家。就在两年前,他还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牧民。

2019年,老杨做民宿旅游接待净赚了11万元。说起民宿,他滔滔不绝:“真要感谢中国石油在村里搞的一道湾风景旅游区产业扶贫项目。”

2018年6月,杨万林家里来了6名广东游客,想在一道湾逗留几日,但没有落脚的地方。“大叔,您家有花有草,环境不错,能不能让我们住一住?”其中一位游客提议道。

于是,杨万林把他们留了下来,用家里的鸡、羊和山上采来的野菜、蘑菇招待他们。几日后,分别之际,游客对他说:“您这里风光好,游客多,您可以利用自家的房屋做民宿接待呀。”

一语点醒梦中人。游客走后的第二天,杨万林便到县上办理了相关手续,做了招牌,村里第一家民宿接待点便开门迎客了。刚开业的那几天,平均每天净收入有3000多元。

中国石油针对尼勒克县乌拉斯台镇周边草原湖泊、高山牧场的优质旅游资源,将生态环境保护、旅游资源开发与精准旅游扶贫结合起来,发展生态观光旅游业,带动全村吃旅游饭、走旅游路、发旅游财,走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脱贫之路。

如今,由中国石油投资2000万元援建的巴音郭楞村旅游项目已建成投用。建成的游客服务中心、特色农副产品商铺、停车场及集吃住玩于一体的特色哈萨克毡房等主体工程已开门揖客。以家庭为单位的36户民宿相继开业。民俗旅游的第一个“吃螃蟹”者杨万林迎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。

 基础建设系长远 牧民心里暖融融

26年来,中国石油一茬接着一茬干,一棒接着一棒跑,先后援建尼勒克县木斯乡石油希望学校、乌拉斯台乡中心学校、县二小、县中心幼儿园,对尼勒克县教育事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。油田领导资助近百名贫困子女上学。组织12名县乡干部参加北京石油干部管理学院进修培训。实施益师计划培训教师4批24人。开展汽车驾驶、电工、畜牧养殖等职业技能培训,300名贫困人员受益,提前脱贫。

2010年7月,由中国石油投入330万元援建的尼勒克县双语幼儿园竣工。这是全县第一所综合性、现代化的公立幼儿园,3层教学楼总面积3254平方米,可以接纳400个幼儿入园。这不仅极大地改善了幼儿园的硬件设施,解决了县城周边群众幼儿的入园难题,还大力提高了幼儿学前教育水平。为提高教学质量,中国石油还专门捐赠了4架崭新的钢琴。

此外,中国石油先后在尼勒克县援建一所石油希望小学、改扩建两所重点学校,让1500多名学生享受到安全和舒适的学习环境,并添置了教学设备及教学资料,彻底解决了学生住宿难、读书难、运动难的问题,缩短了城乡教育的差距,教学质量有了大幅度提高。其中,捐资100万元修建的乌拉斯台中心学校教学楼大大改善了学生的就学条件,乌拉斯台中心学校成为新疆农牧区寄宿制示范学校,并被列为“国家文教工程项目学校”“国家农村现代远程信息教育工程项目学校”。

产业帮扶的同时,中国石油还加大对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帮扶力度。2016年至2017年间,中国石油与尼勒克县认真调研、反复论证,确定投资1000万元设立灌溉机井建设项目。由塔里木油田公司为尼勒克县农牧民打19眼抗旱井,为6个乡15个村1.85万亩耕地提供灌溉,使农副产品增收3倍,925户贫困户4725人从中受益,年增收500元以上。

“如果没有中国石油来帮我们,我们就住不上这么漂亮的房子;如果没有塔里木油田打的水井,我们就不可能把自家小院打理得这么漂亮。现在一日三餐所需青菜,全不需要进城买了。”喀拉苏乡副乡长史凯江说。

“油田打的抗旱井不仅改变了当地产业基础,也改变了村民饮水习惯,让家家户户通上自来水,为村民发展庭院经济创造了条件。”特克斯县喀拉苏乡吐普辛村村民巴特巴义·对山别克特别感谢中国石油!

为提高当地医疗水平,中国石油投资分别在喀拉苏乡修建了860平方米的门诊楼和配套的卫生医疗中心,解决了附近3个乡4万多名农牧民看病难问题,还新建614.92平方米的喀拉托别乡住院楼项目。中国石油先后出资3万元,援建了苏布台乡克其克苏布台村医疗卫生室,并捐赠了价值近300万元的医疗设备,对改善当地农牧区的医疗卫生条件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
脱贫摘帽不是终点,而是新生活、新奋斗的起点。近两年来,尼勒克县在自治区、伊犁州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,全面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,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同时,乡村产业向多元化、规模化发展,养马合作社、特色民宿等一批富民惠民项目建起来了。象杨万林一样,马生花、苏战成等一大批村民,也端上了旅游的“饭碗”,日子越过越好。

(新疆尼勒克县人民政府供稿。作者系中国石油报记者胡仁伟、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苏杰)

【责编:高潮】
  • 微笑
  • 流汗
  • 难过
  • 羡慕
  • 愤怒
  • 流泪
相关文章
特别关注
新疆新发展|兵团新发展
魅力新疆
  • 1/3
    哈萨克牧民:一场美丽而又艰辛的迁徙
  • 1/3
    2019:新疆喀什农村的元宵节
新闻排行